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
中國創全球首例 基因改造豬肺成功移植人體 維持呼吸長達9天

中國創全球首例 基因改造豬肺成功移植人體 維持呼吸長達9天

Tech Business News
By Shiney Xu on 27 Aug 2025

目前器官移植的需求日益增加,但捐贈器官的數量卻遠遠不足,導致無數患者在漫長等待中逝去。繼年初成功將經過基因編輯(基因改造)的豬肝移植到人體後,中國研究團隊25日在英國學術期刊《自然-醫學》在線發表論文,報告廣州醫科大學團隊成功將基因編輯(改造)豬肺移植至腦死亡人體內,移植肺功能良好並維持運作9天,未出現急性排斥反應。此項成果為解決「捐肺不普及」致難救活病人的問題帶來新希望,獲國際專家評價為相關領域內的「一個里程碑」。

 技術突破與實驗數據

 該研究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何建行教授團隊主導,並在英國學術期刊《自然-醫學》上發表。研究團隊將一隻經過精心基因編輯(改造)的「巴馬香豬」左側肺臟,移植到一名39歲的腦死亡者體內,模擬了臨床的單肺移植手術。這隻供體豬經過了高達6處的基因編輯,團隊利用先進的CRISPR-Cas9 技術,敲除了豬體內可能引發人體免疫排斥的基因,並同時插入了人源基因,以降低其免疫風險。

 手術後,移植的肺臟維持了長達9天的通氣和氣體交換功能,且監測數據顯示,並未發生以往異種器官移植最令人擔憂的「超急性排斥反應」。同時,研究團隊也未在移植肺中發現活躍的感染跡象。儘管在初期監測中出現了輕微的腫脹和免疫反應,但這些情況並未進一步惡化為嚴重的排斥。這次實驗的成功,證明了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肺,在人體內短期具備良好的功能性和相容性,為後續研究提供關鍵的實驗數據和寶貴經驗。

 全球醫療現實與臨床挑戰

 全球器官移植需求的嚴峻現狀,是推動異種器官移植研究的根本原因。據統計,2024年全球完成了8,000例肺移植手術,但仍有大量患者因等不到合適的供體而在痛苦中離世。此前,醫學界已成功進行過基因編輯豬心、肝、腎的移植嘗試,但在這幾種器官中,肺臟移植因其獨特的生理結構,被視為最具挑戰性的領域。

 西班牙國家移植組織主任比阿特麗斯·多明格斯-希爾指出,肺臟的生理平衡極為微妙,它接受大量血流,且持續暴露在外界空氣中,因此特別容易受到損害,並引發免疫排斥和感染。何建行教授團隊的這次成功,首次證明了豬肺在經過基因編輯後,能夠克服這些高難度的挑戰,在人體內維持基本功能。

 然而,專家也同時提醒,雖然實驗成功避免了超急性排斥,但仍有炎症、遲發性排斥反應與潛在感染的風險。這意味著,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免疫調控方案、優化器官保存技術,並持續改進基因編輯策略,才能真正將這項技術推向臨床應用。

 倫理與未來展望

 儘管這項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,但異種器官移植的倫理爭議仍是焦點。本次實驗採用腦死亡受試者並獲家屬無償同意,大幅降低倫理風險。然而,將動物器官移植於人類,仍涉及道德與動物權益的複雜議題。國際社會強調,此類研究須在嚴格透明審查、知情同意和完善監管下進行。

 未來,何建行教授團隊將持續於腦死亡者進行研究,累積數據與經驗。唯有證實安全及長期有效性後,才可能進入活體患者臨床試驗。若技術成熟並大規模應用,將徹底改變器官移植現狀,為百萬等待者帶來生機。然而,從實驗至臨床之路仍須跨越科研、監管與倫理三大挑戰。

 

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

免責聲明: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公司無涉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可跌。

【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、商業及創科資訊】

👉🏻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

👉🏻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

👉🏻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.io

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